交流合作

交流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交流合作  交流动态 -> 正文

破界融合,赋能创新— —第二届现代创新药物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论坛在我校圆满闭幕

发布日期:2025-11-06

本网讯(通讯员 罗寒 何雪莱 方佳丽)2025年11月3日至5日,由湖北医药学院主办,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先声药业、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共同协办的“第二届现代创新药物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论坛”在湖北医药学院公卫大楼学术报告厅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卫生主管部门、高校、医药企业、医院等多方代表,围绕创新药物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新路径。

开幕式上,湖北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罗杰在致辞中指出,医药健康事业关乎国计民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产、学、研、用”四维深度融合,正是现代创新药物发展的必由之路。该论坛旨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并希望各方凝聚共识,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为医药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活力。先声药业湘鄂分公司总经理程浩回顾了公司三十年创新转型之路,期待与湖北医药学院携手共促医药创新和药学人才培养复兴医药医学战略联盟总经理叶少生强调了产学研用在药物创新中的重要性,更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探索共建研发中心、贯通临床转化等更加高效、务实、可持续的协同创新机制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医药创新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共建研发中心、贯通临床转化等四大举措以推动产业发展。恒瑞医药/上海盛迪副总经理赵俭作为杰出校友,分享了公司创新转型成果,并期待与母校携手推动行业进步。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处长张近芳作了题为“协同为笔 创新为墨 共同谱写湖北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报告。报告指出,湖北正依托顶尖平台与人才优势,以全链条路径构建卫生健康科创生态,打造全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地,服务中部崛起战略。

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创新中心CNS早研副总监张瑾博士以“新药研发价值前景评估”为题,系统介绍了涵盖多维度的新药研发价值评估框架,并结合案例指出,产学研协同是推动创新药发展的重要路径。

复兴医药医学战略联盟总经理叶少生作了题为“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之生态整合实践与分享”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医药创新正处于向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面对研发同质化、首创靶点稀缺等挑战,医药行业需通过“医产学研资政”六位一体协同模式,推动源头创新与商业转化新格局构建。

先声药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肖兵作了题为“为患者而生,为创新加速:创新型药企的人才观”的报告。报告指出,应对医药创新人才供需错位,需从高校供给侧改革与学生前瞻性能力投资双向发力,以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

恒瑞医药/上海盛迪副总经理赵俭作了题为“申办者视角下的创新药临床试验快速转化”的报告。报告指出,申办者需构建以患者为中心、覆盖从方案设计到申报策略的全链条能力,以系统化加速创新药临床试验与转化进程。

复星医药人力资源部联席总经理石丽丽作了题为“数智领航・人才驱动:AI时代医学人才培养探索”的报告。报告指出,AI时代的医学人才应成为兼具临床智慧与AI能力的跨域整合者,同时坚守人文关怀,以推动医疗回归人性化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朱虎成教授作了题为“新型真菌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基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究”的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在细胞松弛素、二倍半萜等真菌天然产物的发现、合成与活性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

药学院罗寒博士作了题为“基于透皮微针的黄酮类降尿酸成分递送系统的构建和评价”的报告,展示了其团队利用可溶性透皮微针与纳米晶技术,构建黄酮类成分递送系统,为高尿酸血症治疗提供新策略的研究成果。

湖北汉江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省产业教授李赫宇以“基于传统经方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为题介绍了公司基于传统经方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的产业化路径,重点分享了其在天然成分萃取、生产线建设及特膳食品许可等领域取得的关键进展。

十堰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利军作了题为“医疗机构制剂:传统与创新的健康守护者”的报告。报告指出,该院医疗机构制剂研发正通过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技术实现现代化转型,推动院内制剂向标准化、精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十堰市太和医院药学部主任陈黎作了题为“医院药学‘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闭环管理”的报告,指出该院通过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评估“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推动药学部门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中心成功转型。

最后,政校医企在药学人才培养上的时代定位主题圆桌讨论将大会推向了高潮,围绕医药行业人才培养的时代定位、就业前景、创新药市场发展等关键议题,多位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院校领导、一线教师及学生参与讨论,为学生就业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多方面建议和思路。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凝聚了各方智慧与共识,为医药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为创新药物研发与转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来自产业一线的宝贵视角。这些来自市场最前沿的深刻洞察与实战经验,为高校精准把脉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提供了关键依据,必将有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重构。未来,校企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打通信息与资源壁垒,将产业界的真知灼见系统性地融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能力评价之中,共同构建起能够引领未来、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医药人才培养新生态。(审核 李飞)


上一篇:下一篇: